高低温循环装置是通过制冷、加热系统实现温度精准控制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样品环境模拟、工业生产工艺温控等场景。其运行涉及高压制冷系统与高温加热模块,若操作不当易引发设备故障或安全风险。以下从操作前准备、开机流程、运行监控、关机步骤及应急处理五方面,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。
一、操作前准备:排查风险,确保设备状态正常
1、环境与设备检查
确认装置放置在通风干燥处,周围无易燃、易爆物品;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,电源线、接地线连接牢固,避免漏电风险。
打开设备侧盖,检查制冷系统管路是否有油污,加热模块接线端子是否松动;查看循环介质液位,确保液位在水箱刻度线“MIN”与“MAX”之间,不足时需补充对应介质。
2、参数确认与安全防护
根据实验或生产需求,确认目标温度范围,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校准;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,低温操作时穿防低温手套,高温操作时戴耐高温手套与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设备低温或高温部件。
二、开机流程:按序操作,逐步启动系统
1、通电与初始化
闭合设备总电源开关,打开控制面板电源,设备进入初始化状态。等待3~5分钟,待制冷系统压力稳定,确认无报警提示后,进入下一步操作。
2、设置参数与启动循环
在控制面板上按“参数设置”键,输入目标温度、升温/降温速率、循环次数;选择“自动循环”模式,确认参数无误后按“启动”键。
设备先进入预热/预冷阶段:若目标温度低于环境温度,制冷系统启动,温度逐步下降;若目标温度高于环境温度,加热模块启动,温度稳步上升。此阶段需观察温度变化曲线,确保升温/降温速率符合设定值。
三、运行监控:实时观察,规避异常风险
1、关键参数监控
运行过程中,每1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、系统压力、循环泵流量。
若出现温度偏差过大,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接触良好;若压力异常,立即停机,排查散热风扇是否故障或散热网是否堵塞;若流量过低,检查循环管路是否堵塞或循环泵是否异常。
2、安全防护监控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打开水箱盖;禁止触碰设备的制冷管路与加热模块。若需临时调整参数,需先按“暂停”键,修改后再重启,禁止在运行中直接修改温度范围。
四、关机步骤:有序停机,保护设备部件
1、正常停机流程
待循环程序完成,按“暂停”键,将目标温度调整至环境温度附近,让设备运行10~15分钟,使系统温度平缓过渡。
按“关机”键,关闭控制面板电源,断开总电源开关;待设备冷却至室温,清理设备表面灰尘,检查循环介质液位,若有损耗补充至标准范围;记录运行日志。
2、长期停机处理
若设备超过1个月不使用,需排空循环管路内的介质,用清水冲洗管路2~3次;关闭设备总电源,拔掉电源线,在设备表面覆盖防尘罩,定期开机空载运行30分钟,防止压缩机润滑油凝固。
五、应急处理:快速响应,降低风险损失
1、温度失控应急
若设备出现“温度过高”报警,立即按“急停”键,断开总电源,检查加热模块是否短路;若出现“温度过低”报警,停机后排查制冷系统是否持续运行,避免管路冻裂。
2、泄漏与触电应急
发现制冷剂泄漏,立即停机通风,撤离人员,禁止开关电器,联系维修人员处理;若出现触电情况,先断开总电源,再将触电者转移至安全区域。
六、注意事项:长期维护,延长设备寿命
每周清理设备散热网,每月检查循环泵密封件,每季度校准温度传感器;
禁止使用腐蚀性介质作为循环介质,避免损坏管路与密封件;
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,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,避免误操作引发风险。
综上,高低温循环装置的操作规程需围绕“安全第一、精准控制”核心,从准备、开机、监控到关机形成闭环管理,同时做好应急处理与定期维护,才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,为实验与生产提供可靠的温度环境支持。